不羈的舞臺,追尋自我——熱愛表演的陸峰

    - 學生陸峰 (曾參與「城市之蝠」)

城市之蝠的總結性日營是「人生綵排活動」,所有參與者手握生命卡、錢卡、品格卡這三張牌,參與到一系列模擬現實的遊戲。在短短幾個小時裡,參與者需要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目標,充分利用手中的優勢牌去規劃前路,積累更多資本,還要發揮團結精神,抵禦人生未知風險。陸峰(化名)說,這是他覺得特別有趣的一課。

然而,人生沒有綵排。在既定的遊戲規則下,及早認識到自己手牌的優劣勢,從而作出清醒的自我定位,也許是參與遊戲並駕馭規則的第一步。對陸峰而言,從河北農村到北京大都市,落差式的遷徙軌跡塑造了他對社會的理解和對自我的認知。當然,伴隨他成長的,還有外界投射的目光和刻板印象,「農民工子弟」就是多數媒體對和他一樣的人的群體式稱呼。

陸峰熱愛表演,這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。他喜歡成為領導者,喜歡當班長,喜歡做學生會主席,很享受做主持時被台下許多人注視的感覺。然而,舞臺下的他,需要面對人為規則的種種限制,因此,「表演」只停留在夢想的階段,但在現實的自我抗爭中他依然希望領導自己的生活方向。

「我覺得自己是純正的河北人」
從「很想成為有北京戶口的人」,到「也不會很想成為北京人」了,四年來,陸峰對自己所承擔的身份角色更加明確。「無論今後戶口到哪裡,我永遠是河北人。」這是他對青年發展基金人員說的話。

四年前,青年發展基金人員第一次訪談陸峰,當問到對北京人有什麼印象時,坐在陸峰旁邊的同學說她印象中的北京人刁鑽刻薄、看不起外地人,所以她不喜歡北京人。陸峰則在一臉無奈之餘,憧憬著說:「我倒想成為北京人。要是有北京戶口的話,做什麼都比較方便,什麼都行得通。如果總是一個外地戶口,在什麼方面都比較受排擠。」在陸峰看來,沒有北京戶口這個觀念已經在心裡紮根很深了,如果沒有這個限制,他覺得自己早已融入北京這座城市了。

在參加成長計劃課程之前,「不公平」三個字,是陸峰談及戶口話題時提得最多的感歎。

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,陸峰自小學三年級就從河北老家來到了北京讀書,後來入讀蒲公英的初中,再到外電讀高中。高二的時候,陸峰的老師告訴他們說,沒有北京戶口的學生不能在京參加高考。那時候適逢北京在辦奧運會,他們都期望奧運會之後政府的政策可以有所改變,但最後這個期望落空了。

陸峰沒有回老家參加高考,他選擇在北京參加高自考,然後去了北京一所收費較多的專科學校。對此,他解釋道:「在北京生活了很久,再回到老家會覺得不適應,會感覺一下子從大都市回到了鄉村。」他堅持留在北京,因為在北京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,在他看來,「北京比老家要強過一百倍。」

在北京生活了這麼久,陸峰對北京人的印象有好有壞,但總體不錯。他認為,自己跟北京人經歷不同、戶口不同,想法上有分別,自己需要考慮的事情會更多一些。但是,總體覺得「自己比他們更優秀,更堅強」。高中期間,與自己周圍的北京本地生接觸後,覺得他們很頑皮、愛打架鬧事,而且思想特別偏激極端。後來學習了創路成長課程,意識到是環境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們現在的性格,「如果他們也接受了類似的輔導課程,應該也會變得很好」,陸峰回憶道。

邁入大學階段的陸峰,對自我的認識更加理性。他說,成長計劃課程的老師們幫助他看清了自己,讓「我是河北人的身份感」非常確定。「無論今後戶口到哪裡,我永遠是河北人。」陸峰堅定地說。更重要的是,最初他的想法是「特別想成為一個北京人,以至於會忽略其他的事情」,現在則不會很想成為北京人。並且,他逐漸認識到,戶口政策不是「不公平」三個字就可以蓋棺定論的,國家制定政策需要考慮很多方面。但作為過來人,他願意勸告自己之後的師弟師妹,如果熱愛學習、很想讀大學的話,還是回老家去參加高考更現實。

「如果能早一點理解爸爸的辛苦和不易就更好了」
和所有的父母一樣,陸峰的父母對他的期望是上一個好大學,做個有出息的人,這樣就給家裡爭光。但是陸峰的學習成績很穩定地停留在班級的中下水準,然後父母就說他:「不是學習的這塊料。」也許,父母不懂得給予陸峰更多的人生引導,然而父母對他的愛是毋庸置疑的。

自出生後到小學三年級去北京之前,陸峰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,父母常年都在北京打工。陸峰的父親18歲就從河北老家來到北京,獨自一人闖蕩,生活的壓力使他染上了一些惡習。陸峰記憶中的爸爸經常喝酒、撒酒瘋,晚上一兩點回家,很少照顧家庭。而且還經常和陸峰的媽媽吵架,動手打媽媽。當爸媽打架時,陸峰就會上前保護媽媽,這時候爸爸就會住手,因為「他捨不得打我」,陸峰說道。

從初中以來,陸峰就一直要求在學校住宿,因為他不想回家。「回家覺得憋得難受,不想看爸媽吵架。」很長時間以來,矛盾的家庭關係一直是困擾在陸峰心頭的難題。可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解決,也無從跟別人聊起,所以他特別希望自己長大,覺得長大之後爸媽就不會吵架和打架了。而且長大後可以多幫助媽媽一些,可以勸服爸爸不要再鬧脾氣了。

三口之家中,幸好陸峰跟媽媽的關係一直就像朋友一樣,有很多話可以交流。陸峰常常把白天發生在學校的事情講給媽媽聽,媽媽也一如既往地扮演傾聽者和支持者的角色,給予了陸峰很大的期望。希望他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,而不是去學表演。

可是陸峰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穩定,一直徘徊在班裡的中下游。他偏科很嚴重,數學很難學好。如果以百分制計算,陸峰給自己平時的學習努力打六七十分,不過常常也會動力不足。看著自己不見起色的學習成績,陸峰想想父母對自己的評價「不是學習的這塊料」,他覺得也許如此。從蒲公英初中,到外電高中,再到高自考,大部分人生軌跡都聽從爸爸的安排,除了按部就班地走,暫時擱置自己的表演夢,陸峰並沒有別的想法。在選擇專科學校時,還是跟爸爸產生了衝突,因為爸爸認為他抓住到手的工作機會會更好,但是他還是認為拿到專科證會更有競爭力,最後父母還是同意了他的選擇,資助他去讀專科。

升入大三的陸峰告訴青年發展基金人員,現在爸爸對自己很滿意,覺得兒子越來越懂事了。陸峰自己也覺得「如果能早一點理解爸爸的艱辛和不易就更好了。」四年前提及家庭關係時,陸峰總嫌爸爸喝酒、還和媽媽吵架,甚至會恨他。現在則體會了更多爸爸的辛苦和不易,也知道他喝酒可能是一種解壓和放鬆方式。

經歷了升學轉折歷練的陸峰更顯成熟,他說自己現在會盡量去理解自己的父母。既然還不能去改變什麼,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把握現在。

「突然間成了學生會主席,像買彩票中了五百萬」
陸峰最大的興趣就是表演,他特別想去當群眾演員小試身手。他很喜歡在舞台上表現自己,尤其是做主持人,那個時候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注視和肯定。他喜歡做領導,一路從班長到學生會主席,他立志「工作後要做一個優秀的領導」。

一直以來,陸峰自信自己的愛好和優勢是表演。小時候看電視時,他會喜歡模仿電視中主人公特別高興或特別傷心的場景。高一的時候,語文老師讓每個人上講台去做演講,那個時候他很緊張,「後背上流的都是汗」,但還是去演講了。高二時,文學鑒賞老師讓大家表演茶館。他很容易就記住了所有的台詞。「上台時,心裡一點壓力都沒有。」陸峰還很興奮地說:「我特別想去當群眾演員,不給錢我也去。」

父母從來都反對他從事表演。他曾私下試著找一些表演機會,卻差點被仲介騙走了錢,使他對夢想的嘗試又一次破滅。那時正是四年前陸峰第一次接受訪談時,當時他告訴青年發展基金人員,他對未來的預期是:45%的光明,55%的暗淡。

與陸峰的表演夢一同不斷成長的,還有他的領導才能。陸峰小學三年級在北京讀書,被選為班長。但是那時候他很貪玩,不愛學習,他的班長當了兩個多月就被撤換掉了。之後,初中都沒有當過班委。加之自己性格比較內向,可以嶄露頭角的機會很少。

高中時期,學校突然間要辦學生會,在班主任的鼓勵下,他報名參加了。高二的時候,因為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化,老師選他當學生會主席。「突然間成了學生會主席,像買彩票中了五百萬」,陸峰當時的興奮之情,可見一斑。

突然間學生會主席的帽子戴在頭上,陸峰感受到了壓力與挑戰。第一次組織會議的時候,「鞋子和手是發抖的,汗刷刷地留下來,說話時都很緊張。」後來熟悉了之後,有了第二、三次經歷,以至於現在開會都是「手到擒來,很簡單了」。聊起這些時,陸峰臉上露出了更多自信的微笑。雖然高中時的學生會經歷並沒有取得一些實際的作為和成績,因為「要支配組織同學們做一些事情,太難了」。回顧這段經歷,陸峰告訴青年發展基金人員,高中三年學到更多的不是書本的知識,還有很多為人處世的學問。學生會的鍛煉使他能力有很大的提升,有了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。他決定等工作以後去了公司,要做一個最有優秀的領導,帶好自己的下屬。

只要有足夠廣闊的舞臺,陸峰就會爆發出自己積蓄的表現力。在進入大學之前,他就判斷自己到新的學校後會適應的很好。提起大學,他最滿意的是在學校廣播站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。他最享受當主持的日子,大學裡當過校園歌手大賽的主持,那時候他一邊主持節目進行一邊與歌手互動,感覺特別滿足。當然,大學也是小社會,也有黑暗的時候,可是陸峰喜歡為自己尋找舞台,他喜歡扮演這種受矚目的角色。

大學不是象牙塔
對多數青春年少的人而言,大學是美好的象牙塔,可以讀書戀愛、談人生話理想。然而於陸峰而言,大學不是象牙塔,因為他早已為生活而涉入社會了。「如果那時知道這間學校高自考是這樣,我一定不會選。」處於大三的陸峰這樣說道。

高三快畢業時,陸峰一天的生活非常簡單:早上六點起床,背一些英語作文,然後去食堂排隊,之後上一天的課程,在上自己不擅長的數學課時也會看看英語,到晚上7點開始晚自習後複習一些地理政治,寫寫英語作文。結束後,運動40分鐘,做啞鈴和俯臥撐,然後每天晚上11點入睡。

他對高中之後的未來規劃也很簡單:學習新媒體設計專業,既然表演這個第一夢想不現實,那麼新媒體這個第二夢想也可以嘗試;要補習電腦,爭取三年內把四級和六級通過;把駕照考了,因為「作為一個男人必須學會開車」;三年學習結束後,找電子、動漫、攝影、數控、維修、汽車等領域的工作。

對於新媒體設計這個專業選擇,他的解釋邏輯是:發現自己有設計的天賦,而且現在房地產比較火,他可以做室內設計。「人對於房子的需求量大,對房子設計的要求也會很高。」他說,如果用新媒體做出好的室內設計,得到房主的肯定,他會很激動,覺得很有成就感。

這些都是他在進入大學之前勾畫的藍圖。然而,高自考進入大學之後,才發現與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,「如果那時知道這間學校高自考是這樣,我一定不會選。」這是陸峰的感歎。

當初選擇學校高自考時,陸峰在網上查了一下,只看到了某所大學的新媒體專業高自考資訊,於是和班裡兩個同學到這所學校現址看了一下,感覺不錯。恰逢這所學校的大二學生開學,感覺有很多學生。他沒有想其他的,就決定來這所學校讀書了。來了之後發現,往年兩三千的學生規模,到他們這一屆時只有兩三百人。學校會不會半途中關閉,還是陸峰在大一時曾經擔憂過的問題。

學校所有的學生都來自五湖四海,陸峰的大一同學裡,只有三四個是北京本地人。然而陸峰的同學都很相似:都沒有參加過高考,而且在陸峰看來學習都很差勁。陸峰說,很多同學都常常缺勤,沒有學習動力。

學校的學費分普通、特色、最高級三種,交的錢越多,拿專科證書越容易。陸峰讀的是收費最少的普通型,在廣告傳媒班,他要好好學習,通過考試才可以拿專科證書。但是剛考完試,他告訴青年發展基金人員說,考試特別容易,有很多是原題,稍微用心就可以通過。

在大學,陸峰最大的學習動力就是:「不讓我爸爸白花錢。」高中畢業時,陸峰有一個到IT公司當採購助理的工作機會,但是他認為工作單調沒有技術性,不聽家人的勸告,還是放棄工作去參加高自考。所以努力學習還有另一層含義——向爸媽證明,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。

即將進入大三,陸峰的生活還是兩條主要軌道:上課和兼職。大一暑假去軍訓時,陸峰就當武警部隊的監視員,賺取每天50塊的酬勞。後來談戀愛了,要分出精力照顧女朋友,也不再向家裡要錢了,雖然兼職賺錢,但日子過得仍很緊拙。他覺得自己面臨最困難的事情是,「有一堆朋友,但是沒有錢花。」

陸峰在學習上也差強人意。平面設計是在學校私人承包的網吧裡授課,網吧環境太亂,根本聽不到老師講課,所以他喜歡的專業課也學得不好。大二時學校更換了領導,財務出現問題,陸峰期望很大的專科證也要等大三結束後一年才可以拿到。

陸峰認為,「城市之蝠」課程讓他認識了很多自己過去不以為意的事情。班裡一些同學遇到小問題就會大吵大罵,因為學了那些培訓課程,陸峰說自己不會再有類似的舉動。他也無法理解那些同學,為什麼拿了父母的錢,卻整天在那裡睡覺、嬉戲。用他的話來說,「因為有了這些成長課程,我的思想有了一些高度。」

走自己的路
四年後,青年發展基金人員問陸峰,如何用一兩句話概括自己,讓全國其他人都知道自己的成長歷程,陸峰回答說:「既然上天給了我這條路,無論什麼我都堅定地走下去。」

陸峰說,成長過程中與不同的人相處打交道,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,考慮問題更加周全。高中時期,陸峰跟老師的關係一直都很好。班主任看著他一路成長,說他在高中三年有很大的改變。陸峰認為,高一的時候自己還很衝動暴躁,發生了矛盾常和同學們打架。但高二時,在食堂排隊時看到了同學打架,他就會考慮到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友好關係,上前去勸架。「如果沒有老師們的引導,我也會上去一起打架。」在陸峰看來,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,從量變的積累到質變。

高二之後,他會慢慢注意自己的言行,會及時反思,想想哪些事情是對的,哪些事情是不對的。陸峰與自己的成長嚮導也保持了良好關係,他們每星期或隔一個星期就會交流,多是電話聯繫。他與比自己大幾歲的成長嚮導常常會聊一些彼此生活中發生的事情,嚮導會幫他分析,講一些看法和思路給他聽。現在,陸峰感覺自己比同齡的北京孩子更加成熟,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思路比較清晰。

高三臨近畢業時,陸峰告訴青年發展基金人員,現在他會花些時間去自省。有時候會感覺自己比較失敗,尤其是遇到困難時,但短暫鬱悶之後就會鼓勵自己。在學校時,打籃球遇到很強勁的對手時,心情就會很急躁,輕而易舉的投球也會發揮失常。但這時就會暗示自己要心情平靜下來,鼓勵自己,有了更多的自信,然後就會在球場上表現得更好。

陸峰說,「城市之蝠」的課程讓他的思維更加開闊了,過去很狹窄,認為生活只有那麼幾種選擇,現在覺得自己的選擇範圍擴大了很多。自己到底從哪裡來,屬於哪裡,這些問題沒有去認真思考,經過老師的啟發後,「感到對一些問題豁然開朗了」。他跟北京人確實不同,但成為北京人也沒有那麼重要。陸峰想以後在北京發展,「掙了錢,把爸媽接過來」。這時候他說,對於未來,他的預期是80-90%的希望。

現在的陸峰已經進入了大三的實習階段,大三上學期青年發展基金人員又見到了他,穿著打扮更加時尚,外表也更沉穩了。對於下一步規劃,他說沿著現在一步步走下去,然後找一份平面廣告的工作。彼時,青年發展基金人員問陸峰,如何用一兩句話概括自己,讓全國其他人都知道自己的成長歷程,陸峰想了想,回答說:「既然上天給了我這條路,無論什麼我都堅定地走下去。」
 

回頁頂    返回